
星期日上午,閘北公園新近落成的3500平方米中心廣場上,近百名身著維吾爾族服裝的阿叔阿嬸被圍得水泄不通,在充滿新疆風情的樂曲中,雙雙對對翩翩起舞。這些老人是新疆回滬知青,11年前他們自發(fā)組成“阿凡提”歌舞團,每個周末到公園表演,既充實自我,又娛樂大眾。一曲新疆歌舞,將他們帶回那遙遠的第二故鄉(xiāng)。
公園里面周周演
每周到公園里演出,每個團員特別認真,用箱子、旅行包帶了服裝、道具和化妝品。這不,穿著彩條大褂、戴著維吾爾族小帽的“阿凡提”大叔抖動雙臂,扭起腰肢,又上場了,鼻子下粘的兩撇胡須晃來晃去,十分有趣。頭飾白翎、身著綴滿亮片的彩裙,大嬸將雙手作勢托在下巴上,做了一個經典的新疆舞扭脖動作。最為稱道的是兩人的眼神,隨著肢體的舞動,眉目傳情,將新疆舞的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成立已經11年
“阿凡提”歌舞團的發(fā)起者、73歲的團長張林發(fā),穿著維族大褂,戴著假胡須,一直拿著話筒忙來忙去,組織團員們上場。
12年前,在新疆生活了33年的他回到上海,突然面對新生活,有些不知所措。做什么好呢?他想起了跳舞,于是拎著一只四喇叭錄音機,開始在上海的各個公園表演。
“起初,我穿著民族服裝,戴著帽子,粘著胡須,一個人又跳又唱,把公園里的人都嚇跑了。”張林發(fā)很幽默。后來,越來越多好奇的人打聽他跳舞的原因,也興致勃勃地加入進來。一傳十、十傳百,在公園里跳新疆舞的事就在新疆回滬知青圈子里傳開了。歌舞團就此組建,并逐步擴張到現(xiàn)在的200余人。歌舞團每個周末分別到虹口公園和閘北公園表演一次。“在閘北公園跳了6年,多虧園方大力支持,我們缺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。”張林發(fā)感激地說。
在新疆阿勒泰工作了28年的郭春芳也是元老之一,她說,每次大家一聚到一起,她的思緒就立刻回到過去:在冰雪的邊疆,和維族同胞一起,宰了羊,吃著羊肉,喝著酒,跳起歡快的舞蹈。
隨興舞出好心情
尹懷寶今年66歲,在新疆工作了十幾年,從朋友那里聽說這個歌舞團,便拉著老伴一起來參加。
“在新疆時工作忙,從來沒跳過,都是現(xiàn)學的。”尹懷寶說,來這兒的人都差不多,一邊在團里排練,一邊買了碟片自己在家琢磨著學。
“想怎么跳就怎么跳,只要心情好!”他樂呵呵地說。
蔡棠新是為數(shù)不多的穿著家常衣服上場的舞者,雖然服裝欠缺了點,可他跳得特別有韻味。他說,兒子兒媳現(xiàn)在還在烏魯木齊,因為在那邊事業(yè)發(fā)展得好,不肯回來,春節(jié)才回上?纯础
